旺報【記者陳曼儂/綜合報導】
大陸「十一」長假也是購物的黃金周,各行各業紛出奇招攬客,連假日休市的銀行也推出短期理財商品,除了促銷、安排表演節目來吸引目光等,杭州今年還流行在微博上即時播報「血拼消息」;不過大陸媒體也憂慮,假日經濟已向「漲價經濟」看齊。
《南方日報》報導,廣州6大百貨在「十一」首日,就吸金1.28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比去年同期多了1到3成業績,黃金、珠寶等商品銷售火紅,多個商家業績增長達兩位數。
商家人潮錢潮兩旺
天津的19家百貨商場業績也超過3200萬元,增長20%,以友誼商廈為例,化妝品銷售近45萬元、增長55%,金銀珠寶銷售145萬元,比去年多了1.6倍。
天津的餐飲市場也因婚慶喜宴、國慶家宴等預訂火熱,監測的46家飯店、酒店業績增長40%,全聚德、鴻起順銷售增幅更高達8成。
北京家電消費市場也傳來喜訊,蘇寧電器在9月30日啟動「旗艦夜市門店」,開到「十一」當天,有門市銷售量增長近3倍,彩電、3C品類人氣兩旺,空調產品意外也成「黑馬」;據悉,北京「十一」黃金周的銷售,能占到全年銷售的12%至15%。
不過,大陸媒體也發現,進入「十一」長假後,一輪新的漲價熱潮隨之而來,像是運動品牌將在第4季集體漲價,平均每件多花50元;包括李寧的鞋產品漲7.8%、服裝漲17.9%,加上安踏、特步、匹克等之前都有漲價消息,匹克CEO許志華表示,原材料、人力成本都在上漲,價格上漲很正常。
速食業也湊節慶漲價的熱鬧,包括先前肯德基的年內第2次漲價,麥當勞則是從去年7月以來漲了4次;中式速食連鎖的真功夫也緊隨其後,套餐普遍上漲1元,單品普遍上漲0.5元。
大陸連鎖餐飲目前的套餐價已很少有低於20元的,業內人士分析,材料成本是推動餐飲業調價的主要因素之一,但也不排除有個別餐飲企業是「跟風」漲價。
逢節必漲 助升CPI
由於先前大陸發改委力圖約束白酒「逢節必漲」的慣例,但最後還是失敗,大陸網友說,「在中國,企業漲價是不需要理由的,有本事你就別消費。」
業內人士認為,速食業漲價可能傳導至其他行業,從而推動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的繼續上漲,因為秋季到來,很多蔬菜產品產季已過,市場預計蔬菜市場供應減少,會讓價格進一步上行,節日消費等需求勢必會助推CPI上漲。





熱門關鍵字: 免費A片 線上A片 自拍A片 lv2011官方新款目錄, gucci2011新款包目錄,